撰文/小亮/Eason.攝影/李任翱
2011/09/09發表,已被閱讀67,774次

相信讀者在看了前兩篇直購直測的報告後,已經對目前台灣Android旗艦機種有初步的瞭解與認識,而繼前篇討論的HTC Sensation後,本次U-3C直購直測單元瞄準的是Samsung Galaxy S2,這款Android智慧型手機是目前台灣市場最搶手的機型之一,其搭載的高規格硬體配備,更是受到國際上媒體與消費者的矚目。此次U-3C測試組將針對 Galaxy S2,除了為人熟知的硬體效能外,還要深入剖析軟體介面,全面揭開 S2的軟硬體面貌。測試內容將會包含外觀、效能、操作介面、軟體等指標,並經由U-3C試用組實際操作,揭露出S2的各種面向,希望可以做為讀者購買前的參考。

Samsung最新Android旗艦機

2011年2月MWC全球移動通訊大會中首次曝光的Samsung Galaxy S2,終於在6月中登陸台灣市場。身為Samsung首款雙核心智慧型手機,S2 的配備自然都是一時之選,使用1.2GHz雙核心處理器、 Android 2.3系統、1GB的RAM與16GB/32GB的儲存容量,比起前代旗艦機 Galaxy I9000的規格又更往上提升,以期能滿足新一代影音娛樂的需求。

Galaxy S2是Samsung一年一度發表的Android旗艦機種,機體的設計上採用方正外型,並以塑料材質打造,背面的電池被蓋則是使用玻璃纖維製造。

Galaxy S2的進化與特色

S2的吊飾孔,將電池背蓋打開後,把吊飾繩穿過吊飾孔,鉤在機體上便可使用。

Galaxy S2繼承前代旗艦機,也就是I9000的血統,一舉將TouchWiz版本從3.0升級為4.0,同時採用更薄更省電的Super AMOLED Plus螢幕,將原本9.9mm的厚度更縮小至8.49mm,螢幕也從4吋擴大為4.27吋,但重量卻減少2公克。從規格上看來,S2取代I9000的旗艦機地位是當之無愧。

S2在一些小地方上也延續I9000的便利特色,例如內建吊飾孔、可撥打視訊電話等功能,是目前少數能撥打視訊電話的Android手機。

S2雖然是黑色機身,但手機前方與背面的顏色稍有差異,前方的材質會反光,顏色偏銀灰,而背面則是純黑色。S2也在機體的上下方都設置麥克風,以消除背景噪音。

外觀

Samsung Galaxy S2的輕薄以及顏色飽滿的高解析度面板,相信對於任何第1次拿到這支手機的使用者而言,都會發出和我一樣的驚歎。挾著多年來在薄型化設計累積的雄厚實力,以及集團內對於面板、記憶體以及處理器的強大產能與技術優勢,Galaxy S2開出了相當漂亮的規格優勢,在各項測速程式中都有亮眼的成績,實為現階段上市場效能取向的頂級選擇。

Galaxy S2的外型設計讓試用組聯想到iPhone4,同樣擁有方正的外觀,以及正面的實體Home鍵,甚至S2也將2顆熱感應鍵隱藏起來,讓整體外觀更為相似。

就外型的設計上,Galaxy S2的確讓試用組聯想到Apple的iPhone4:方正的外型、碩大的面板加上細長的邊條、正面僅有1顆的實體按鍵。而Touch Wiz的介面亦以圓點做為分頁的定位點,桌面或是應用程式列表也均是橫向捲動的設計,在使用經驗上與iPhone的確有著相似之處。甚至Android平臺上一直很麻煩的螢幕擷圖功能,Galaxy S2的使用者同樣可以透過按下電源與Home鍵直接擷取。而引起Apple不滿的外型設計,確實時尚而亮眼,簡潔大方,相當易於搭配。

Galaxy S2的側面邊框使用塑料材質,而iPhone4則是採用金屬材質。雖然材質不同,但機身側面4個角落的角度卻很相似,疊起來比較幾乎沒有差異。
在程式頁面的定位點上,S2與iPhone4都採用圓點的圖示定位,但S2的定位點有註記頁數,iPhone4則無。

而令人驚豔的厚度,更是Galaxy S2吸睛的焦點,尤其是與同時期的競爭對手Sensation相比,輕盈的重量,對於許多女性朋友,或是極不喜歡隨身攜帶太多負重的朋友而言,更是絕大的優勢。

上方為Sensation,下方為Galaxy S2,兩者的厚度差了2.81mm,重量相差32公克,單手握持很容易可以感覺到差異。
S2最厚的地方就是背面下方的位置,凸出的機體不僅容納喇叭孔,同時S2的天線也位於此處。

但是過於輕薄方正的外觀設計,卻讓Galaxy S2不符合人體工學,拿持的手感並不佳。個人的手掌尺寸一般,這幾年來在手機尺寸邁向4吋以上的世界時,總會覺得有所困擾,太過巨大的尺碼,在拿持的穩定度上一直是項挑戰,總覺得會有容易脫手的問題。剛出現4吋螢幕產品時,試用組便已經指出有這項問題。而後續上市的產品,利用圓滑化的機體設計,提升抓持的貼合,讓拿持的穩定性變佳。而很不幸地,這些設計在Galaxy S2上付之闕如,而由於機體的厚度為市場上最薄,與手指接觸的面積亦因而最小,使得Galaxy S2在拿持時,對於手掌及手指的壓力也是相對而言最大的,在拿持過程中很容易因為指節與機體邊緣的稜角磨擦,而感到不適,是令人覺得略感可惜之處。

由於設計的過於方正輕薄,沒有符合人體工學的曲面依靠,因此在拿握時便會出現空隙,而必須使用虎口與手指施加壓力才能穩固的拿好手機。

其次,由於追求輕薄,S2的機體全部採用塑料材質製造,對於某些使用者而言可能會覺得缺乏質感。由於這個問題牽涉到個人的偏好觀感,因此U-3C試用組建議消費者購買前可至門市體驗,感受S2的觸感與握持感。

操作介面

S2內建螢幕截取功能,使用的方式與iPhone一樣,同時按下Home鍵與電源鍵就可立即截取畫面。

就規格及效能來說,Galaxy S2的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直以來,Android系統在畫面捲動的流暢度而言,一直不如iOS系統的產品。但是在Galaxy S2強大的運算效能之下,我第1次在Android的系統上感受到相當的流暢感,令人印象深刻。

而在使用介面上,Touch Wiz介面的設計相對於HTC Sense而言較為樸實,並沒有太多Samsung自行開發的Widget,其系統的想法類似iOS的產品,不論是Social Hub或是Game Hub、Readers Hub,都是以App的方式呈現,沒有善用Android桌面與Widget的優勢,相當可惜。

不過Galaxy S2也吸收了iOS好用的畫面擷取功能,同時按下正面的按鍵以電源鍵,便可以擷取當下的畫面,跳過了Android平臺向來複雜的畫面擷取流程,對使用者而言,算是相當有趣。

Touch Wiz中的Social Hub、Game Hub、Readers Hub等獨家介面都是以APP的方式執行,無法以Widget的模式呈現,是較為可惜之處。

不過Touch Wiz提供全新可變尺寸的Widget概念,對於使用者而言則是相當便利。現在的Android產品,大多是在選擇新增Widget時便提供多種尺寸面板可以選擇,但在選定後便想要改變桌面的配置,就需要刪除Widget後重新安裝,相對麻煩。而Touch Wiz介面僅需要按壓Widget,畫面就會以輔助線的方式,呈現各種可用的版型,讓使用者能隨時調整,對於Widget需求量大的使用者而言,相當便利。

若該Widget支援變換尺寸的功能,在桌面下長按Widget之後便會出現黃色框框,在框框範圍內都能變換成想要的尺寸。而每款Widget支援的尺寸也都不盡相同。

但也不是所有的Widget都能變換尺寸,以原廠內建的31個Widget為例,約只有7個能變換尺寸,而後續安裝的APP,其Widget多數也不能變換尺寸。這方面的功能或許還要等Samsung官方的APP擴充之後,才能支援較多可變換尺寸的Widget。

值得一提的是,Touch Wiz 4.0內建全新的動作操控功能,使用者只需將手放在螢幕上,或是拍打機身,就可自動啟動特定的功能,這些操作特性是過去Samsung手機所沒有的。

Touch Wiz 4.0的動作操控功能,除了翻轉靜音是過去的機種就有的功能外,其他都屬於全新的功能。傾斜功能在看網頁時比較常用到,但在其他的介面上,還是以雙指操控的方式較為便利。
平移的功能在移動icon或Widget時特別好用,是筆者在4項功能中最常使用的,但其敏感度需要一段時間適應,雖然可自訂動作的感應程度,但仍常發生過於靈敏或遲鈍的狀況。而輕碰機身2次就可開啟內建的語音指令程式,在開車時比較常用到。

在頁面的操作性上,Touch Wiz不論是桌面或是應用程式列表,都是採用與iOS相似的定位點設計,但是比起HTC Sense或是iOS僅具示意功能的設計,Touch Wiz的使用者可以直接點選定位點,跳到相關的分頁去,這樣設計相當的便利,讓使用者不需要反覆地從第1頁開始翻動,可以直接找到所要的分頁,對於熟練的使用者而言,是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

Touch Wiz 4.0提供直接點選定位點的功能,要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不用手指反覆翻頁,只需點取就好。

此外Touch Wiz也可使用飛梭功能,使用者在桌面或程式頁面中,只要按下定位點後,就可將頁面往左或往右邊拉動,如此一來便可快速前往任何的頁面,而即使在開啟大量的多工程式時,飛梭移動的效果也不會延遲。不過由於定位點的icon並不是很大,因此偶爾會發生誤觸其他程式的情況。

Touch Wiz 4.0的飛梭功能,在桌面或程式頁面中,按住定位點不動,即可左右拉動頁面,可快速瀏覽所有的程式內容,而放開後,畫面會留在最後停止的頁面。

在軟體的整合度上,Samsung的Touch Wiz依然不是非常好用,例如要設定桌布必須開啟「顯示設定」、鈴聲則是在「音效」中設定、鬧鐘則是要打開「時鐘」才能設定,而Widget工具也只能在桌面處新增,同時也沒有一個專門管理Widget的軟體程式。

相較於Touch Wiz的設定,HTC Sense則提供一個名為「個人化」的選項,使用者在桌面就可直接進入設定,包含鈴聲、桌布、顯示主題、Widget管理、鬧鐘等項目,提供整合性的操作邏輯。

圖左為HTC Sense的整合式個人化設定,可快速更換桌布、面板、螢幕鎖定、Widget工具、音效、鈴聲等設定。圖右則是S2的設定頁面,個人化的選項散落於各個不同的分類中,操作的邏輯較不直覺。

效能

Galaxy S2使用雙核心處理器,而RAM與儲存空間也比前代機種增加一倍,以往I9000畫面滑動不順或記憶體不足等問題,在 S2上都已不復存在。與筆者先前試用I9000的經驗比較,S2不需刷機就可達到流暢的多工處理,以原廠狀態開機後,S2可使用的RAM空間約在400至500MB,而I9000只有約220MB左右,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I9000的RAM空間會降至40MB至80MB,而S2則保持在200MB以上。

S2的記憶體管理相當有效率,試用組一口氣開啟13項應用程式,同時上網、聽音樂、使用Google Map、網路電話、開啟MSN等APP,依然剩餘約170MB的RAM,同時操作起來並不會有明顯的遲鈍感。
S2在多數的測速軟體均有優異的表現,同時以一段不小的差距領先主要的對手。而比起一般單核心機種,分數更是差了將近2倍以上。

撇開冷冰冰的效能數據,以實際操作的體驗來說,S2在使用上與I9000相比有著明顯的進步,不論在頁面轉換的流暢度,以及手指滑動的反應上,S2都比I9000更順暢。原廠的I9000在使用上總有那麼一點遲鈍感,例如手指滑動程式頁面時會顯得稍微卡卡的,按下返回鍵後的反應延遲等,而S2不論是頁面操作或程式開啟的反應都相當快速,桌面Widget Loading的速度也比I9000快上不少,S2切換到桌面顯示時絲毫感覺不到任何Loading所造成的停頓,但在I9000上類似的停頓感則可明顯感受的到。

而S2與HTC Sensation相較起來,兩者的使用順暢度可說是不相上下,但由於HTC Sense 3.0會使用不少的記憶體空間,因此在載入大量的程式時,兩者的差異便會開始出現,Sensation可能會出現延遲的狀況,而S2幾乎不會發生。但在一般的使用條件下,兩者的差別是不大的。

廣  告

同步軟體

S2使用Kies作為官方的同步軟體,無論是聯絡人的編輯、檔案的傳輸、韌體升級、資料備份/還原等功能,都可透過Kies操作。Kies同時也可從iTunes與Windows Media Player匯入清單,或是以藍芽的方式連接手機進行同步。

Kies可連接S2進行資料的備份與傳輸,Kies同時內含S2的驅動程式,是Samsung手機使用者必備的軟體。但缺點是字體過小以及啟動的時間較久。

而除了具同步功能的Kies之外,Galaxy S2所提供的Kies Air則是另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Kies Air一反傳統同步軟體的設計,以無線網路連絡,提供了一項方便使用的手機管理功能。Kies Air說穿了,就是在Galaxy S2內建了網頁伺服器的功能,因此使用者僅需要在同一網段的電腦使用瀏灠器,就可以檢視並管理 S2內所有的內容。對於沒有以電腦管理手機資料的使用者而言,十分方便,使用者完全不需要屈就於手機小小而不易使用的輸入介面,只要打開瀏灠器,輸入Kies Air所提供的IP位址,就可以在瀏灠器內看到Galaxy S2內的所有資料,並可以進行新增、刪除、編輯的管理工作,相當好用。讓使用者在Google的雲端同步與個人電腦的連線同步之外,有了另一項便利實用的選擇。

Kies Air可連接S2所有的內容,包含音樂、簡訊、Email、聯絡人、待辦事項、錄音檔、圖片、照片等資訊,可直接新增或刪除檔案,十分方便。

可惜的是,不論是Samsung Kies,或是Kies Air,介面的字體都非常小,在高解析度甚至Full HD當道的現在,在閱讀上會造成困擾。

結論

經過約2個禮拜的使用,U-3C試用組整理出幾個心得感想,提出與讀者分享。

首先,在產品的外型上,S2的方正外型與輕薄度確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手機終究還是一種手持裝置,握持的手感以及舒適性並不是只靠亮眼的外觀就能決定的,還必須實際感受後才能體驗。而U-3C試用組認為,S2的握持感不如它的外型來的出色,說來諷刺的是,那讓人驚艷的薄度就是握持感不佳的原因之一,其次的原因則是過寬的機身。

與主要競品HTC Sensation相比,Sensation採用的qHD 540*960解析度螢幕屬於較長的外型,而S2的WVGA 480*800解析度的螢幕則較寬,雖然Sensation屬於4.3吋的機種,卻比S2的4.27吋機身來的細長,而這樣的設計差異就造成使手持握感上的差別。

其次在硬體效能的部分,S2可說是目前市場上的首選,並且以一段不小的差距領先其他競爭者。除了在各項測速程式獨佔鰲頭外,實際操作上無論是開網頁或Flash,都可感受到與其他產品的差異。此外在記體體管理方面,S2內建的1GB RAM與16GB/32GB的儲存容量都屬於目前Android機種的高階規格,足以應付未來1至2年的使用需求。

Galaxy S2所搭配的1620mAh電池,在開3G網路、藍芽、亮度最大並全時開啟螢幕操作的重度使用下,約可操作4個小時;若是看影片則可使用5至7小時;而在一般的操作下,連接網路,約可使用8至12小時。

最後,在使用介面的部分,Touch Wiz 4.0並沒有帶來令人驚艷的操作感,換句話說,S2在軟體上的成長不如硬體規格進步的程度。而傾斜等動作操控功能,實際操作起來並沒有特別好用,需要放大或縮小時,筆者第一時間還是習慣使用雙指操控的方式。其他如Widget大小變換以及APP頁面管理等功能,雖然在操作上提供不錯的便利性,但還是缺少如HTC Sense 3.0那般革新式的進化。

整體而言,Samsung Galaxy S2的效能是令人稱讚的,但是在介面的設計上,並沒有令人驚豔的改變,是相當可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