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Eason.攝影/Eason
2012/06/15發表,已被閱讀39,611次
根據IDC的統計,2012年第一季在台灣的手機銷售比例,有超過70%是智慧型手機,換句話說,在台灣每賣出的10支手機當中,有超過7支是智慧型手機。如此高比例的特性,讓台灣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各大廠商除了旗艦機種外,也往往會推出中階或入門款的智慧型手機,而消費者在預算的考量下,這些中階手機佔整體的銷售成分,其實仍有很高的比例。
也因此,本篇評測瞄準Samsung最新的中階機種「Galaxy S Advance」,手機型號為GT-i9070。雖然從「Galaxy S」以及「i9070」兩項資訊可以判斷出來, Galaxy S Advance應該是屬於初代 Galaxy S i9000的衍生機種;但從外型看來, i9070已融合Galaxy S2的手機設計元素,同時內部的介面也已升級至Android 2.3.6的TouchWiz UI,不論是造型與使用經驗,都屬於偏向S2的機種。
本次評測瞄準的是,融合Galaxy S與Galaxy S2特點的「Galaxy S Advance」。
手機外觀
首先,筆者認為Galaxy S Advance的握持手感,是從i9000以來最好握的Galaxy手機之一。過去S系列的旗艦款,包含一代與二代的i9000與i9100,都是使用平面的螢幕,雖然有著招牌的突起下巴造型,但機背部分都還是以平面為主,以至於在手掌的貼合度上並沒有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
但中階入門的i9070,卻是首款使用4吋弧形Super AMOLED螢幕的機種,同時手機外型也以弧形打造,讓使用者在拿握手機時,能獲得最大面積的接觸,手持舒適度更超越先前i9100與i9000。
Galaxy S Advance的正面外觀,雖然型號與命名仍維持在Galaxy S的i90XX時代,但其實i9070的造型元素已非常接近S2的i91XX設計。
背蓋使用與S2相同的玻璃纖維製造,具備一定程度的抗刮性。
i9070的機身重心位於底部,從手機的厚度與彎曲的程度也可看出。
鏡頭部分稍微凸出機身,同時LED補光燈與喇叭孔也位於上方。
i9070的觸控按鍵使用隱藏式設計,按下時會發光;不發光時只能透過特殊角度才能看到按鍵圖示。
i9070使用整片式的康寧強化玻璃面板,除了Home鍵與聽筒外,都包覆在強化玻璃下。
可以看到i9070的邊框、邊角、以及背蓋的邊緣,均有圓滑曲線的設計,這些小細節也強化了i9070的握持性。
沿著4吋弧形Super AMOLED螢幕所打造的機身,在整體外型也隨著螢幕而起伏。按壓手機底部的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因為弧形結構而翹起的機身。
實際拿在手機操作,幾乎筆者身邊接觸過i9070的同事好友都認為相當好拿。
操作介面
Galaxy S Advance搭載的是Android 2.3.6作業系統,以及TouchWiz介面,在操作體驗上,i9070承襲一貫的Samsung TouchWiz特色,而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Android 2.3.6」版的TouchWiz。
自從Galaxy S2升級到Android 4.0後,中階機以上的TouchWiz介面,基本上就朝著3個方向前進,1個就是Galaxy S3最新的Nature UX TouchWiz;1個是Android 4.0版的TouchWiz;另1個就是Android 2.3版的TouchWiz。先前S2升級時,我們已經對Android 4.0版的TouchWiz做了相關的報導,而本篇文章的重點則是偏向Android 2.3版的TouchWiz。另外針對Galaxy S3有興趣的讀者,我們也將在之後的直購直測單元,直接購買市售版的S3,提供網友最忠實的評測心得。
Galaxy S Advance的鎖定畫面,可以看到使用Android 2.3.6版本的i9070,鎖定介面基本上與Android 4.0的高階機種相同,可將通知欄往下拉,同時若有開啟音樂播放功能,下方也會出現功能選項。
桌面的配置,維持TouchWiz 4.0一貫的風格,支援最多7頁,最少1頁的桌面。
原始出廠的內建程式,與其它使用TouchWiz 4.0的機種大同小異。
按下功能鍵後,選擇編輯就可更動icon位置,或是直接刪除該App;分享程式則可將該App傳送Google Play的連結給好友。
桌面的Widget、捷徑、資料夾等設定,都是透過長按桌面來新增;另外按下功能鍵則會出現設定的選項。
通知欄介面,上方是快速設定選項,下方則是當有訊息,或播放音樂,或進行中的狀態時,才會出現相關的顯示。
Galaxy S Advance的選項介面,仍維持Android 2.3版本的特色。
更方便的頁面編輯功能,此介面最先出現在Android 4.0版本中的TouchWiz,而隨著Android 2.3.6版本的更新,Samsung也把此功能納入。
目前使用Android 2.3.6版本以上的Galaxy系列手機,軟體更新的選項都更多元了。
觸控按鍵顯示時間的選項,在Android 4.0版本之後的手機,都沒有黑暗中發光的選項了,此功能只保留在Android 2.3版的手機中,是筆者覺得稍微可惜的地方。
螢幕解鎖功能依然維持在4個主要的選項,而新的Android 2.3.6將USB偵錯模式,新增一個螢幕鎖定即關閉的選項,讓有安全考量的使用者更方便管理手機。
i9070的體感操作部分維持與Galaxy S2相同的水準;同時長按Home鍵可觀看開啟過的程式,或啟動工作管理員。
i9070的音樂播放介面,基本上維持與更新至Android 4.0 的Galaxy S2相同的介面。
一樣有歌詞顯示以及定時關閉功能,等化器部分也維持相同的設定種類。
可自定等化器內容,並搭配不同的音樂音效。
新的圖形化介面,同時也能設定不同的選單種類。
內建的影片播放器首頁,此部分維持舊版Android 2.3的TouchWiz設計。
播放器的介面,沒有新的章節功能,按下功能鍵則會出現下方四個選項。
亮度部分,要自訂影片播放的亮度,就必須停用手機的自動亮度設定。
i9070內建的WebKit介面,僅支援透過手機或Kies軟體編輯,無法與Goolge帳號同步。
可開啟常用網頁進行瀏覽,或直接將網址複製到桌面當成捷徑。
瀏覽器的亮度也可自行設定,與影片播放器不同的是,瀏覽器介面的亮度可獨立設定,不需與手機本身同步。
新的撥號介面,隨著Android 4.0版本的TouchWiz更新,智慧搜尋撥號的功能也下放至Android 2.3.6的版本中。輸入部分的「號碼」、「聲韻母」、「英文字母」,都可搜尋並對應到連絡人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Android 2.3.6版本的TouchWiz UI,撥號器與聯絡人仍是結合在同個介面,
不過Android 4.0的版本中則是分開了。
當Galaxy S3的S Voice功能吸引眾人目光注意時,其實Galaxy S2就已經搭載語音命令功能,而Galaxy S Advance也有內建其中,名為「Voice Command」,只是該功能的介面外型比起S Voice,顯得較為複雜點,但兩者都是「Vlingo」這家廠商所提供。
其實說穿了,就筆者實際的體驗來看,S Voice就是加強版的Voice Command,兩者主要的不同在於,S Voice可以接受較多元的語音命令方式,而不限定特定的說法;但Voice Command則限定幾個單字,例如Memo、Call、Play Music等。
開啟Voice Command後,按下圖左的藍色麥克風圖示後,就能對手機下達命令;同時手機螢幕的上方還會出現指示,教導使用者如何使用正確的單字命令。
圖左是筆者說「Call」之後出現的畫面,可以手動選擇撥號的對象,也可用語音下達命令;圖右則是以「Alarm」作為命令之後,所出現的畫面。
對於不是很熟悉Voice Command功能的使用者,該介面也提供引導的功能,照著圖左螢幕的藍色字樣說出命令單字;或是如圖右的快速啟動功能,只要用按的就能進入下一層選單,之後再說出要撥打的聯絡人名字,或是要傳簡訊的內容即可。
在引導模式下,筆者說出Call後,接著系統會提示下一步的語音命令。
電池表現,依照筆者的使用習慣,3G數據連線約開啟8小時、WiFi開啟4小時、螢幕背光自動、螢幕開啟時間為2小時6分,睡眠時間約7小時則是純待機狀態,這樣約可撐18小時又39分鐘,還剩餘約34%的電力。
重度使用環境,播放Full HD影片、開啟3G數據連線、亮度最大、喇叭音量最大,播放約4小時候剩餘約30%的電力。
同時開啟12項程式,RAM剩餘約71MB。
清除後,剩餘空間約283 MB RAM。
TouchWiz版本比較
目前看來,Samsung在台灣的市場區隔,主要是在Android與TouchWiz版本的差異。旗艦型使用「Nature UX TouchWiz」;高階機如S2或Note使用Android 4.0版的TouchWiz;而中階款則是Android 2.3的TouchWiz。
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更瞭解這些版本的差異,U-3C特別整理出Android 2.3與Android 4.0 TouchWiz的不同,希望作為網友購買前的參考。
圖左為S2,圖右為i9070,按下桌面的功能鍵後,兩者都有6個選項,不過排列的方式不同,而筆者比較習慣圖右的介面,因為icon寬度較大,不易按錯。
圖左的S2可使用清單檢視功能,i9070不行。
在程式頁面的編輯功能上,S2與i9070都相同。
選項介面,圖左的S2基本上與Android 4.0相差不多,圖右的i9070也是與原生Android 2.3相異不大。
螢幕鎖定功能,圖左是S2,圖右為i9070。i9070的「無」等同於S2的「投影片」,基本上都要將螢幕畫面滑開才能解鎖;而S2的「無」,就真的是沒有鎖定,如同Samsung feature Phone時代的設計。
WedKit部分,最大的差異就是S2支援Google Chrome瀏覽器的書籤同步功能。
S2的瀏覽器可以依照時間開啟網頁記錄。
螢幕亮度部分,S2也是與手機本身的設定脫鉤,但多了數項省電的功能。
影片播放介面,左邊的S2使用新的UI,瀏覽的圖示較大。
上方是S2的選單,使用直式風格,下方的i9070則是使用橫式。
S2的影片播放器亮度與手機本身設定脫鉤,而i9070的影片亮度則是與手機連動的。
總結來說,雖然i9070與高階的S2、甚至和旗艦款的S3比較,TouchWiz版本都不甚相同,但i9070內建的版本,與先前的Android 2.3.4版本相比,在使用效率上其實改善不少,不過礙於產品定位的區隔,有若干功能還是只有在S2或Note上才有。
螢幕表現
i9070的主要賣點之一,就是搭載高階機種才會使用的Super AMOLED螢幕。筆者實際使用下來,覺得i9070的螢幕鮮豔度似乎有較淡的跡象,表現介於AMOLED與TFT之間,顏色的鮮艷與飽滿度仍是比TFT螢幕更好,但不會有過艷而太假的感覺,但這只是筆者個人的感覺,建議消費者可以到相關門市親自體驗。
上方是i9070,下方則是iPhone 4S,亮度都手動調到最大,可以看到i9070的顏色較飽滿。
一樣的照片比較,可以看到i9070的顏色較討喜,而iPhone 4S則是較亮。
白色的顯示效果還是以iPhone 4S的IPS螢幕較佳;而i9070的Super AMOLED則是在黑色表現較好。
實際拍攝的照片
以上照片均使用預設參數拍攝,無後製,僅縮圖銳利化處理。
使用心得
首先,在Galaxy S Advance剛發表之初,筆者曾對於它的定位感到疑問,畢竟Samsung的中階或高階手機,從3.5吋一直到4.3吋的產品都有包含,就硬體規格來說,i9070的1GHz雙核心處理器以及768MB RAM,定位應該介於Galaxy R與Galaxy S Plus之間,如此過於細緻或複雜的產品區隔,是否會造成消費者選購上的困擾,是筆者所好奇的。
但是在試用後,筆者認為i9070的定位其實就是主打S2的經典外觀、以及好握好拿的手感。過去我們在S2上認為,太薄導致不好拿的缺點,i9070從螢幕到手機外殼全新的設計已解決此問題;至於在效能上,i9070所使用的ST-U8500雙核心處理器,用起來的實際感覺仍與S2有段差距,但與Galaxy R或Galaxy S Plus相比,滑順度是同一個等級的。
Galaxy S Advance代表的另一層涵義,筆者認為是對於Samsung中階手機的全新定義。旗艦級機種很容易區分:最新的硬體、最新的設計元素、最新的介面技術;反觀中階手機的特色就不太明顯,可能是廠商在設計上的考量或投入的資源也沒有高階手機那麼多,但從i9070可以看到,使用全新設計的Galaxy S Advance,讓筆者改變了對中階手機的印象。以目前i9070在市場萬元多一點的售價,確實為中階雙核手機設立了一個新基準。
結語
測試組將Galaxy S Advance的優缺點分別列出如下:
優點:良好的手感、不會過艷的AMOLED螢幕、可以自由拆換電池與記憶卡、新版的TouchWiz介面(Android 2.3.6)、 相對平價的雙核心機種。
缺點:768MB RAM稍嫌不足、1500mAh電池容量有再進步的空間、亮度管理介面功能可再加強。
總結來說,目前Galaxy S Advance與Galaxy R在硬體規格、以及市場售價上,都是差異不大,而試用組認為i9070的優勢在於Super AMOLED螢幕、較細長的手機外型、好拿好握的圓弧觸感、以及更輕巧的重量體積。如果不是經常開啟大量程式的非重度使用者,那麼試用組認為Galaxy S Advance會是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