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之炊:Samsung首支Windows Phone ATIV S 使用感想

撰文/RainReader.攝影/RainReader
2013/02/23發表,已被閱讀9,743次

隨著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蔚為風潮,iOS或Android這些名詞已經不僅僅是3C科技宅的熟悉語彙,移動智慧通訊設備已經在短短幾年之內成為全球科技最重要的發展項目,幾乎所有的科技大廠都致力於發展相關產品。

不管是處理器或是螢幕解析度,智慧手機與平板的發展速度已經超越俗稱的「摩爾定律」,日本電視臺之所以決定提早播放4k解析度的節目,正凸顯了智慧手機這股後浪的來勢進逼,手掌之間的方寸玩意與佔據家中客廳的龐然大物竟能相提並論,不啻是荒唐,更顯發展速脈之落差。

既然攜帶式智慧型手機乃是當今發展主流,微軟自不能落於人後,故2012年問世的新視窗作業系統「Windows 8」便將「觸控平板」與「傳統桌面」加以整合;在智慧手機方面,除了與Nokia密切合作外,也加入了HTC和Samsung等陣營共襄盛舉。

Samsung於2012年8月底在德國召開的「Samsung Unpacked 2012」發表會中推出全新的品牌「ATIV」,作為旗下搭載Windows系統的產品名稱。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首部Windows Phone ATIV S。

Samsung ATIV S 圖集,銀灰色的配色手機在一片智慧手機中有顯著的不同。

ATIV乃是VITA的倒寫,由於Sony已經先行註冊PS Vita作為商標,故晚一步的Samsung只能選擇倒寫拼字,而後面的「S」則表示「Super」旗艦機之意思。故ATIV S的定位就等同於2010 年的Galaxy S,如果三星在Windows Phone領域發展順利的話,未來也可能會有ATIV SII、SIII等系列發展。

由於目前智慧手機市場已經被iOS與Android兩大系統所瓜分,故Windows Phone要如何讓已經習慣其他系統的玩家願意重新熟悉不同的手機,正是微軟與其他廠商所要面對的挑戰。這篇文章我想來談談ATIV S的設計與實際使用心得, 看看這台巧婦如何應付無米之炊的挑戰。

Samsung Galaxy S2、S3、Note 2、HTC Butterfly以及ATIV S等手機背面照。

規格與設計

既然ATIV S掛上了旗艦機的名稱,自然規格方面也是一時之選。搭載4.8吋1280*720解析度Super AMOLED螢幕、內建1.5GHz MSM8260A雙核心處理器、1GB RAM、16GB 儲存容量與外部 micro SD(最大支援 64GB)、支援HSPA+ 42 Mbps高速傳輸技術、Gorilla Glass2抗刮玻璃、雙衛星定位、2300mAh電池與 8 百萬畫素鏡頭。

除了內建Office 2013外,臺灣版本也附贈了一些Samsung的獨家服務(如MagV看雜誌、轉乘通和PAPAGO星艦版等)可以說Samsung透過ATIV系列的發售,避免所有的雞蛋都在同一個籠子之中,也可向Google施壓,遊走於雙方廠商之中。

簡單來說,ATIV S的外型設計十分地接近Galaxy S;我們不妨認為這是一種刻意的印象塑造,遠遠一看就能產生「那是Samsung手機」的建構印象,希望消費者產生愛屋及烏的心態,複製其成功的象徵圖騰。或者說得更直接一點:請把ATIV S當作是跑windows 系統的S3

ATIV S、Galaxy S3與Note 2。就大小而言,ATIV S和S3十分接近,手感握起來也相似。

銀色髮絲紋外殼的設計或許是本手機最大的特徵亮點。一個奇妙的疑問是:很少手機製作銀色。白黑標準色外,最近酒紅、深藍,乃至於紫色都登場了,但唯獨銀色的手機很少見。就算是多彩的Lumia 920系列或是iPod Touch第五代也都沒有銀色:或許,搭配正面鐵灰與背面銀色髮絲,略顯陽剛之氣這就是ATIV S最顯著的特徵。如果比較目前三臺上市的高階Windows 8智慧手機,ATIV S的弱點在於相機畫素與成像,而長處在於螢幕尺寸與擴充機能。ATIV S搭載4.8吋螢幕且可支援micro SD卡擴充與更換電池。

雖然是銀色髮絲紋,但與S3相同採用塑膠而非金屬,背殼的拆拔作法也如出一轍。可以說非常的「Samsung」。
下方配置標準的一個實體Windows按鍵與兩個虛擬按鍵(返回與搜尋)。

系統篇

首先要提的就是流暢,在使用ATIV S的過程中幾乎沒有延遲的使用感,翻頁與開啟App的感覺都十分接近於iPhone,這大概也是多數使用者共同的感想。

Windows Phone 8設計了全新的動態磚模式是否好用見仁見智,這套系統融合了「平板觸控」與「滑鼠點擊」雙軌使用而來,將資訊表示和啟動裝置容納在一個塗色方塊之中,使用者可以自由調整動態磚的位置與大小來符合自己的需求。這是對微軟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賭注與挑戰,先不管筆電,我們要問:在Windows Phone中這樣的設計好用嗎?

讓我們先思考一下另外兩個主流系統的設計:iOS對於並沒有桌面與底層程式的差異,所有的 App 都放在同一個階層平面上,在沒有JB的情況下,玩家不能對於App的位置有太多任意的變動(例如你不能刻意空著第一橫排);Android系統則有頂層的桌面與底層的App頁面,所以產生了各式各樣的Widgets與桌面美化應用,這使得手機容易呈現多變的個人風格,但Google沒有統一規格,各家廠商自己發展,導致多頭馬車,不利於初學者或老年人使用。

而 Winodws Phone 8的Metro UI可說是結合這兩種設計:它有「桌面widget」(但只有一頁),也有一個 「程式頁」(同樣只有一頁)。桌面的動態磚可以作為觸碰啟動的方塊,也可以顯示基本的資訊,可說是同時身兼Widget和App的功能;重要的資訊就釘在桌面,其他的就丟到程式集內,設計理念上十分好懂,顯示清楚字體大,尤其對只需要使用幾種功能的消費者而言確實更方便。

在系統方面微軟接近於蘋果,對於底層與硬件有統一的限制,這確保了所有軟體都能適應於全部的Windows Phone,避免孤兒的產生。微軟擷取了兩大系統的長處,但也減少了使用者的自訂性;換言之,Metro UI的特徵在於:流暢、直覺式的方便使用;但也變化少且容易單調

對比上面的上下兩張圖,Windows Phone 8只有兩個主要頁面,字體又大又清楚搭配簡單色塊,非常直覺明瞭;相對的Android雖多采多姿,但也眼花撩亂。

和Windows 8一樣,動態磚只有二種尺寸(部分能有三種尺寸),不能任意拉寬變窄;顏色方塊與主題配色更是固定選項,如果對比已經成熟的Android或 iOS,Windows Phone的介面更顯陽春與單調。

前文有提到,微軟限制了硬體與軟體的開發使用,這使得其他第三廠商沒有辦法將太多的自我特色發展到Windows Phone之中,所以ATIV S看不到Samsung獨家的TouchWiz或是各種功能,就算是關係最密切的Nokia Lumia系列,撇開自家的Nokia Drive、Nokia Map之外,其實根本沒太多的差異;

其次,雖然強調可與Windows 8完美結合,但事實上不管是SkyDrive或是OneNote,你都可以在其他平台找到對應的App,並沒有因為這隻是Windows Phone而有更無縫貼心的整合;反之許多普遍的服務(如Dropbox、Catch 等)卻還沒有支援,故除了 Office 2013外, 本手機實在沒有非他不可的理由。

Samsung首支Windows Phone ATIV S是否能複製Galaxy的品牌成功仍有待市場檢驗。

Metro UI 以大型純文字搭配單色方塊的設計帶有極簡主義色彩,在這個充滿太多紛亂圖像世界中返樸出一道純文字的清流。但海外論壇也有針對這種「純文字化」的設計提出批評,認為Metro的極簡主義乃是一種刻意的複雜,因為所有的色塊配色和文字大小都如出一轍,反而讓使用者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去「辨識」哪個才是要找的App,原本的簡潔反而造成了困擾。歸根究柢,這種純文字搭配簡單色塊的系統風格是否符合個人的喜愛就見仁見智了。當然,這是Windows Phone系統本身的設計,而非ATIV S的問題。

適合與否

哪些使用者適合 ATIV S?除了嘗鮮和喜歡追求不同體驗科技產品的朋友外,筆者認為有幾種人適合 ATIV S:

第一就是智慧手機的初學者。順暢的使用手感、簡單明瞭的設計介面,旗艦的效能規格但相對便宜的售價,其實不妨可以使用Windows Phone;其次就是重度需要Windows、Office等微軟產品服務的人。隨著微軟正式投入智慧手機與平板市場,未來Windows 8 與自家手機的聯繫與同步必定會更加密切,在家用電腦Windows系統仍一黨獨大的情況下,微軟在未來可能會提供自家Windows Phone更全面的服務。

廣  告

最後一個則是....被Xbox 360成就制約的玩家。為了要同步成就分數而選擇windows Phone的玩家。一般來說,只要Xbox 360成就超過十萬分的人,幾乎都會被制約般地選擇Windows Phone,如此一來才能同步手機與家用主機的成就分數。而ATIV S的Super AMOLED濃郁鮮麗的畫面顯示效果或許更適合拿來打電動。

整體來說,Windows Phone是否可發展除了App的充實與多元化的整合外,最大的關鍵或許還是自家視窗系統Windows 8的推廣與普及。如果 Windows 8難以拓展市場,那Windows Phone自然也難有進展。就這個角度而言,Samsung ATIV S可算是一顆前沿石,一臺評估未來市場可能性的測試手機。